古人常以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志向。
从世代耕读之家走出来的曾国藩,也以诗文表达了他的志向。
在京城时的曾国藩,虽然主要立志于学问品行,但从他的诗文中可以看出,他并不甘心做一个文臣,而是寄望于驰骋疆场,报效国家。
在感春诗中,他写道:“征兵七千赴羌陇,威棱肃厉不可当。”
又说:“横斩蛟鳄血流川,天子之宝无伦比。”
还说:“一朝荷戈西出塞,辜负白铁悔因循。”
他还经常以李广、卫青、马援等名将自况,感叹时不我用。
当然,他的志向又不仅限于领兵治军,他要的是文武兼通,出将入相。
“杀贼自是书生事”
,要以书生从军,征战杀敌,不学穷兵黩武的武夫,而要做平定大乱,再造中兴的勋臣。
他要达到的境界是:既能作诗解文又能经理乱世的治国平天下的“圣贤豪杰”
。
当时,清朝天下还算安定,曾国藩却已有如此大志。
当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生之后,他振臂一呼,挺身赴战,最终完成了凤愿。
倘若没有原来所定的这番大志宏愿作心理准备,他是很难有这股冲劲儿、狠劲儿的。
所以说,“丈夫自谋要深远”
!
男儿立世,没有大志,没有远见,是无法立得住的。
曾国藩于道光十五年入京参加会试前,在家中无非是读书习字,读“子曰诗云”
,习帖括制艺之类,既没有宽广的眼界,又没有广博的学识。
道光十五年会试报罢,他暂时居住在京师,开始涉猎诗和古文,他尤其喜欢韩愈的文章。
道光十八年,曾国藩入翰苑后,大部分时间都很清闲,他便更加发奋学习、广泛阅览、勤作笔记,并将笔记分为五类,分别是“茶余偶谈、过隙影、馈贫粮、诗文钞、诗文草”
,亲自作手录和摘记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妃子笑:魂惑天下 绝品透视神医 盗墓秘笈 抗日之铁血军魂 狂情教父的重婚娇妻 重生法医娇妻别黑化 总裁太坏:娇妻乖乖让我宠 虚诚 弃后 芸汐传.天才小毒妃 莫愁师姐要上天 重生之毒妃嫁到 第一婚宠 超级黄金手 绝美女房东 我当风水师的那些年 袁腾飞讲历史 天域神枪 驭鬼有术 闪婚霸爱:叶少别烦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