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沟通漏斗理论
“沟通漏斗”
呈现的是一种由上至下逐渐减少的趋势,漏斗的特性就在于“漏”
。
沟通涉及两方面,说的人要有心,听的人要有意,否则就像漏斗一样。
一个人心里想的是100%的东西,当你在众人面前、在开会的场合用语言表达心里100%的东西时,这些东西已经漏掉了30%,你说出来的只剩下了70%。
当这70%的东西进入别人的耳朵时,由于文化水平、知识背景等关系,只存活了60%。
实际上,真正被别人理解、消化了的东西大概只有40%。
等到这些人遵照领悟的40%采取行动时,已经变成20%了。
整个过程中信息不断在损耗,最终传到听者耳朵里的,就剩下只言片语了。
一对结婚不久的年轻夫妻,刚开始生活中总是有些小摩擦。
一天,夫妻俩又吵架了,妻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。
母亲询问女儿怎么回事,女儿说:“我其实不想吵架,他有错,我也有不好的地方,我想好好地过日子。
可是他总是不理解我,再这样下去,我看只有离婚能解决问题了,可是谁想这样呢!”
母亲听完女儿的哭诉后很生气,女儿嫁出去不久就受委屈,于是打电话给女婿:“我女儿说她想好好过日子,如果你还要吵架,她就要跟你离婚。”
女婿本来以为岳母会劝解开导自己女儿,没想到会来责备自己,刚刚变好的心情又变糟了。
正好这时候妻子回来了,他第一句话就是:“这点小事,你竟然跟你妈妈说我们要离婚,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,你也不想想我们建一个家庭有多么不容易。”
妻子这时候本来已经心平气和,主动回家决定继续过日子,没想到开门就听到这么一句话,无名火一下子蹿了出来:“是你想离婚吧?好,谁怕谁,离婚就离婚!”
这个案例正好说明了“沟通漏斗”
原理。
事情在开始的时候,夫妻两个人原本谁也不想离婚。
妻子回到娘家,面对母亲,主要是为了诉说委屈,只是顺口说了一句气话。
结果自己的母亲别的话没有听进去,似乎就听进了这句气话,于是将这句话加工了一下,转达了给女婿。
女婿接到岳母的电话,前半句没有听进去,只接收到了后半句,于是加上自己的情绪,一并甩给了妻子。
妻子似乎也没有听完整句话,只对那个敏感的关键词特别关注,于是不假思索就说了一句更加加深矛盾的话。
整个事件的开头是妻子,她的意思是“想好好过日子”
,事件的结尾也是妻子,她的意思却变成了“要离婚”
,这个信息倒了几手后怎么就变味了呢?这就是沟通中的“漏斗”
在作怪。
(2)不在一个水平面
有一个秀才去买柴,他对卖柴的人说:“荷薪者过来(挑柴的人过来)!”
卖柴的人没有听懂“荷薪者”
三个字,但是听得懂“过来”
两个字,于是就把柴挑到秀才面前。
秀才问他:“其价如何?”
卖柴的人听不懂这句话,但听得懂“价”
这一个字,于是就告诉了秀才价钱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爱如枕上霜 霸道邪医 我等你到三十岁gl 我的无心鬼丈夫 天才师爷 隔壁那个饭桶 冷面总裁之爱上灰姑娘 贞观三百年 大赢家之梁健升职笔记 我的绯闻前妻 霸道王子 青春的死胡同 风云邪少 弑神灭仙 独家宠爱:总裁甜心妻 三国之小兵传奇 特种兵王纵横都市 野店 噬天神诀 无冕为王